詳情介紹
陜西省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。元于1262年設立陜西四川行中書省,轄區約有今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四川五省區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地區。新中國建立之后,陜西人民砥礪奮進、眾志成城,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,書寫陜西發展的壯麗詩篇。改革開放以來,陜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,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由1978年的81.07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25793.17億元。三秦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的闖勁,憑著一股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韌勁,交出一份靚麗答卷。
詳情介紹
截至2021年,陜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(其中1個副省級市)、31個市轄區、7個縣級市、69個縣。陜西省人民政府駐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大院。
詳情介紹
陜西省行政區劃面積205624.3平方公里。其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,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,南北直線距離878.0公里;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,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鎮墳林壩西側,東西直線距離517.3公里。陜西省的地勢南北高、中間低,有高原、山地、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。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:北部是黃土高原區,海拔900-1900米,總面積8.22萬平方千米,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0%.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。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,陜南屬北亞熱帶氣候,關中及陜北大部...
詳情介紹
陜西境內絕大部分為外流河,分屬黃河、長江兩大水系,其中在陜境內的黃河流域面積13.33萬平方千米,主要支流從北向南有窟野河、無定河、延河、洛河、涇河、渭河等;在陜境內的長江流域面積7.23萬平方千米,主要支流有嘉陵江、漢江和丹江。境內湖泊稀少,除秦巴山地有散見湫池外,主要分布在陜北長城沿線風沙灘區。陜西入黃河支流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49條,其中發源于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、全長818千米,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千米的渭河為黃河最大支流。陜西境內長江流域山川縱橫、河網密布,年徑流量313億立方米。
詳情介紹
礦產資源? ?陜西省地質成礦條件優越,陜北蘊藏優質鹽、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礦產;關中有煤、鉬、金、非金屬建材、地熱等礦產;陜南出產有色金屬、貴金屬、黑色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。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8種(含亞礦種),其中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1種,探明礦產地1057處,其中大型礦產地245處,中型礦產地237處,小型礦產地559處。
詳情介紹
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,陜西省先后于1953年、1964年、1982年、1990年、2000年、2010年和2020年進行了7次全國范圍的人口普查,全省總人口數分別是1588.1萬人、2076.7萬人、2890.4萬人、3288.2萬人、3605萬人、3732.74萬人和3952.9萬人。
詳情介紹
陜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。早在3000多年前,長安就同許多國家有政治、經濟等方面的交往活動。2100多年前,漢代張騫兩次出使中亞,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、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?,F在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正改變西部特別是西北地區對外開放格局,使陜西進入向西開放的前沿位置。陜西省是科教大省,也是中國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,科教資源富集,創新綜合實力雄厚。陜西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,創新人才濟濟,有一批國家級高新區、開發區、示范區和大學科技園區;高端能源化工、裝備制造、航空航天等產業實力雄厚,電子信息、汽...